Friday, April 09, 2004

該免費的是軟體

CNET新聞專區:Michael Kanellos  02/04/2004

鈔票不會長在樹上,鍺元素也不會。

鍺是元素週期表排名第32個元素,目前已經成了微晶片中提煉矽晶格的關鍵原料,也是增加通訊晶片性能的關鍵之一。銦(Indium)在1924年還算是稀有元素,全球供應量僅有一公克,現在則越來越常被納入晶片中。

現代半導體製程往往需要設計商用到大約半數的週期表元素,其中許多還具有放射性,但在1980年代,晶片商大約僅需用到15個元素。

因此市場上所謂硬體會越來越成廉價商品,軟體與服務將成為IT市場價值所在的理論可說不攻自破。

這是個傳言已久的理論,其中又以軟體產業最喜歡提起。軟體是由孰知人性的數學先知創造,而硬體則是開發中國家動物園中的猴子製造。

微軟比爾蓋茲在本週於San Diego所舉行的Gartner/ITxpo大會上重新引爆這個頗受爭議的理論。

「10年後,以實際硬體成本來說,你可把硬體當作等於是免費的東西,我不是說真正完全免費,但我們可以說,伺服器或網路性能都已經不再是個限制性的因素。」他表示,「過去30年來許多運算產業渴求的高科技都會在這10年來獲得解決,語音可加入每個裝置中,電腦變得像塊板子可隨身帶著走。」

實際上,硬體並不便宜,在真的可以開始製造電腦前,有人必需先去鑽洞窪地,塞炸藥,引爆大石才能取得所需原料。

接著還需建立半導體工廠,一座晶片工廠興建成本製造至少需30億美元,而且每四年就增加一倍,由於資金需求龐大,僅有少數公司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晶圓廠。

此外,還有LCD面版工廠、硬碟工廠,甚至PC裝配廠都需要人力、房地產與原物料。雖然在市場激烈競爭、標準、與摩爾定律會讓硬體價格持續壓低,但還是免不了會吃掉相當程度的IT預算,總是有人得出錢買推土機吧。

相較之下,軟體所需的資金就比較低,引爆網際網路革命的Netscape瀏覽器只不過是幾個伊利諾大學研究生腦力激盪下的成品;Google只需兩個研究生、幾台伺服器與一套演算法就誕生了。

以此角度觀之,蓋茲的演說像極了對外尋求援助的掩飾說法,許多高科技技術將在未來十年內獲得解決,但由於軟體開發的低門檻也會讓應用的價格很難不走向免費的命運。

軟體業務在根本上已經成為運算產業的「四分鐘跑完一英里」目標(four-minute mile):看似不可能任務,除非有人先做了。

開發人員之間的衝突隨著自由軟體運動而加劇。市場已經習於免費享用,大家會多付一些錢購買語音啟動應用,還是預期這類功能應該免費加到軟體中呢?

價格壓力也逐漸影響了主流產品。微軟已經宣布在部分國家釋出低價軟體,同理,大規模盜版也造成合法音樂下載之間的價格戰。

軟體產業更大的挑戰是來自所謂的替代方案。過去數十年來,企業與消費者都採用知名品牌的作業系統、應用程式與資料庫,因為大家多少擔心相容性與品質問題。但Linux、 SpamAssassin這類開放原始碼產品則讓整個市場觀念有了180度改觀。或許你可稱之為Costco流行現象,但開發原始碼運動的確讓「中性」產品廣為大家所接受。

昇陽是第一家感受到這類影響的大廠,之前,分析師預測微軟軟體將讓伺服器製造商邊緣化,不過,昇陽後來最大的敵手卻是因為執行Linux的特爾或AMD伺服器。硬體誠然便宜,軟體卻更廉價。

到頭來,昇陽並沒有受到開發人員出走、缺乏應用或OS性能問題的影響,採購者只是已經看不出加值的價值在哪裡而已。

而這正是軟體產業最大的夢魘所在:他們的情況並沒有比硬體產業好到哪裡。(陳奭璁)

fr.: http://taiwan.cnet.com/news/special/0,2000064597,20088664,00.htm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